经济纠纷

关于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02-16

法释〔2022〕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1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57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为正确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法律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审判和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解释。第一条 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过程中,错误采取财产调查、控制、处置...

最高院:当事人因判决生效后达成的还款协议发生争议而再次起诉的是否属于“一事不再理”?2022-02-16

裁判要旨:对申请执行人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执行,而是在判决生效后达成还款协议的,该债权成为自然债,可自行向债务人索取,也可以对方不履行还款协议为由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审法院以构成重复起诉为由驳回起诉,属于适用法律不当。案例索引:《湖北华鑫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荆州市沙市商场有限责任公司债权转让合同纠纷再审案》【(2018)最高法民再85号】争议焦点:当事人因判决生效后达成的还款协议发生争议而再次...

便利不动产登记和办税的通知2022-02-16

国家税务总局 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信息共享 便利不动产登记和办税的通知税总财行发〔2022〕1号 国家税务总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为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便利化改革,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及《国务...

经济犯罪有哪些种类2021-12-09

经济犯罪主要分为四大类型: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和其他贪利性犯罪。高发的经济犯罪类型:一、合同诈骗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是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犯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3年...

什么是破坏市场秩序犯罪2021-12-09

什么是破坏市场秩序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对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不正当竞争,从事非法经营贸易或者中介服务活动,以及强行进行交易,扰乱和破坏等价有偿、公平竞争和平等交易的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行出自《刑法》第三章的第八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节 扰乱市场秩序罪第二百二十一条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

如何降低投资过程中的经济纠纷风险2021-09-18

中小微企业想要快速发展,获得投资是常见的一种方式,不管是天使投资,还是亲友等熟人的投资,都应该签订风险投资协议书,通过书面的形式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避免纷争。只是该怎样签订风险投资协议书,要注意哪些内容等相关事宜,对不少投资人和公司负责人而言,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实践中,不管投资人也好,还是公司也罢,都可以通过以下四步签订投资协议书:1、签订投资意向书或合作意向书。  一般来说,在签署正...

经济犯罪的基本特征2021-08-14

(一)任何经济犯罪都必须具有经济的内容;(二)经济犯罪的主体只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不是上述三类人员不构成这类犯罪;(三)经济犯罪分子获取非法的物质利益一定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四)从总体上看,经济犯罪是一种腐败行为。并认为经济犯罪的具体罪名分为以下两种类型:(一)基本罪名:指的是法律明确规定利用职务之便作为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的罪名,包括贪污罪和受贿罪、挪...

某律所因收费过低被警告处分2021-06-07

一、某律所因收费过低被警告处分,不正当竞争的危害性在代理一起民事案件中,最低可收律师服务费为41万余元,但一律师仅收5000元。近日律师协会官网通报了该起案例,认定该律师过分低于律师收费指导标准,构成不正当竞争,对涉事律所和律师严某某给予警告的行业处分。涉事律师不但一直未收到该5000元律师费,还遭到投诉人两次向律协发起的存在虚假陈述、扰乱审判秩序、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等投诉。律协官网5月26日公布的《湖南XH律...

共有18条信息2/3首页上一页 123下一页尾页

二维码

全国统一热线

18769990379

13954489113

在线客服